电池储能胶带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
[2025-03-08]

电池储能胶带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

电池储能胶带的生产一般有以下步骤:

原材料准备

基材选择:根据胶带性能要求,挑选合适的基材,如聚酯薄膜(PET)、聚丙烯薄膜(PP)、聚酰亚胺薄膜(PI)等。这些基材需具备良好的机械强度、耐高温性、绝缘性等特点。例如,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电池储能胶带,常选用聚酰亚胺薄膜作为基材,以保证在高温下仍能保持稳定的性能。

胶粘剂配制:常见的胶粘剂有丙烯酸酯胶粘剂、橡胶胶粘剂、热熔胶等。根据胶带的具体用途和性能需求,精确调配胶粘剂的配方。比如,为使胶带具有良好的耐电解液性能,可在丙烯酸酯胶粘剂中加入适量的特殊添加剂。

其他辅助材料:可能还需要准备离型纸、离型膜等辅助材料,用于保护胶粘剂表面,防止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胶粘剂受到污染或提前粘连。

基材处理

表面清洁: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基材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杂质,确保基材表面干净整洁,以提高胶粘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例如,可采用超声波清洗或化学溶剂清洗的方式对基材进行表面清洁。

电晕处理:通过电晕放电的方式,使基材表面产生微观的粗糙结构,增加表面能,提高胶粘剂的粘接效果。如 PP、PET 和 PI 薄膜基材通常需要进行电晕处理,得到一面粗糙一面光滑的薄膜基材。

涂布离型剂或数字油墨:在基材的非上胶面涂布离型剂,以便在使用时能够顺利地将胶带从离型材料上剥离;或者涂布数字油墨,用于标识胶带的规格、型号等信息。

涂胶

胶水涂布:采用涂布机将配制好的胶粘剂均匀地涂布在经过处理的基材表面。涂布方式有多种,如刮刀涂布、辊涂、喷涂等,可根据胶粘剂的特性和生产工艺要求进行选择。例如,对于粘度较低的胶粘剂,可采用辊涂的方式,以保证涂布的均匀性。

烘干固化:涂布后的胶带通过高温烘道,使胶粘剂中的溶剂挥发,胶粘剂发生固化反应,形成具有粘性的胶层。烘干温度和时间根据胶粘剂的种类和配方进行调整,一般温度在 80℃-150℃之间,时间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

复合与收卷

复合:如果需要生产多层结构的电池储能胶带,如双面胶带或带有加强层的胶带,在涂胶后还需要进行复合工艺。将不同的材料层通过热压或其他方式复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胶带结构。

收卷:经过烘干和复合后的胶带,通过收卷设备进行收卷,形成半成品母卷。收卷时要控制好张力,避免胶带在收卷过程中出现褶皱或拉伸变形。

裁切与分条

复卷:将半成品母卷进行复卷,以便于后续的分切和分条操作。复卷过程中可以对胶带的质量进行初步检查,剔除有缺陷的部分。

分切或分条:使用分切机或分条机将复卷后的母卷按照所需的宽度和长度进行裁切,得到成品胶带。分切和分条的精度对于胶带的质量和使用性能至关重要,需要严格控制裁切设备的参数和操作工艺。

检验与包装

质量检验:对生产出的电池储能胶带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粘性测试、耐温性测试、耐电解液性测试等。通过检验确保胶带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产品标准和客户要求。

包装入库:将检验合格的胶带按照一定的数量和规格进行包装,通常采用塑料薄膜、纸盒等包装材料,以防止胶带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到损坏或污染。包装好的胶带即可入库储存,等待发货。


返回